首页> 资讯中心> > 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社会校园暴力呈日益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校园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林克艾普舆情了解,在我国,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女性暴力事件逐渐增多。甚至,其中一些暴力表现出团伙性、报复性、残忍性等特点。



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在调查者中,有近六成的人表示遭遇过校园暴力。在各种类型的暴力事件中,以语言暴力、情感暴力最为常见,占比超过四成,包括恐吓、威胁、辱骂等;其次是身体暴力,使受害人受到身体上伤害、损伤的攻击行为;更甚者是性暴力,包括性骚扰、性侵犯等。出现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同学之间因日常矛盾摩擦产生暴力行为、帮伙同学欺负其他同学的暴力行为、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因感情纠葛产生暴力行为、学生因受管教产生不服心理对教师实施暴力行为等等。



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调查显示,面对校园暴力,近半数受害者选择沉默。在自身遭遇欺凌或暴力的时候,选择报告老师、家长或者警察的人占比52%,而选择独自默默忍受的受害者占比高达48%。同时,在调查数据表明,在看到别人遭受欺凌或暴力的时候,选择选择报告老师、家长或者警察的人占比仅有三成,近七成的人选择不参与不理会,远离校园暴力事件,害怕遭受无辜牵连。



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调查显示,校园暴力事件中,有七成以上的事件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高中生占比31%;初中生占比45%,比高中生占比高出14个百分点。而大学生占比14%、职校生占比7%及小学生占比3%,均处于较低水平。中学生一般是处于13至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思维日渐成熟却尚未完全成熟,多处于易冲动的叛逆期,缺少基本的罪恶感与罪责感,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其心智状态密切相关。



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即通常表现为一群学生对某一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的暴力。相比一对一的暴力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通常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据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调查显示,75%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在多人甚至几十人之间展开,如《山东20多名学生群殴致1死》《广西女学生打架数十人互殴扯衣拉头发狂踹下体》等。在此类事件中,如受害方为一人,则多体现为轮流对受害者施暴,或少数几人施暴,而群体中其他人则持放任、容忍态度;如受害方为多人,则多体现为“打群架”。一般而言,群体内通常有一位或多位主导者,其他人则因附和心理和从众心理,顺应强势者的权威而加入群体。



林克艾普舆情监测数据调显示,从对暴力事件的处置结果来看,因恶性犯罪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不到三成,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如在《英山一初中生因玩耍时起争执将同学杀害埋尸》《女生殴打学妹拍裸照:三点尽现持刀殴打威胁》等案件中,涉事学生的行为即因触犯刑法的相关规定而成立故意杀人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


从当前的舆论诉求来看,对校园综合治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呼声也日渐高涨。媒体评论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与施暴者处罚过轻,甚至免于处罚有很大关系。校园暴力中的很多施暴者还是孩子,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应当替他们的未来着想。但这不等于不要处罚。不妨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比如强制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等。林克艾普舆情认为,要真正意义上消除校园暴力事件,学生的素质是关键。应积极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从正确的途径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让所有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也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